政策定位:凉山州通过“揭榜挂帅”模式推动科技领域“放管服”改革,旨在集中优势资源攻克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难题,强化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。
核心目标:
技术攻关类:解决行业共性技术瓶颈和企业个性化技术需求。
成果转化类:加速州内外重大科技成果在凉山落地产业化。
技术攻关类:
行业共性技术攻关:聚焦国家和省级战略需求、凉山重点产业(如自主可控技术、公益科技支撑)。
企业出题项目:由凉山本地企业提出关键技术需求,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。
成果转化类:推动州内外高校、科研机构的成熟科技成果在凉山转化应用。
项目类型 |
申报主体要求 |
行业共性技术攻关 |
凉山州内注册的高校、科研院所、企业等,无科研失信记录。 |
企业出题项目(发榜方) |
凉山州内企业,需保障资金投入,承诺技术落地应用。 |
企业出题项目(揭榜方) |
州内外高校、科研机构或企业,需具备技术攻关能力,与发榜方无关联关系。 |
成果转化类(转让方) |
州内外机构,成果需具备产业化条件且知识产权清晰。 |
成果转化类(揭榜方) |
凉山州内企业,需具备转化能力、资金和场景,与转让方无关联关系。 |
需求征集→论证→发榜→揭榜→评审→签约→立项→考核→验收。
“里程碑”节点考核:
资金分两期拨付(立项后拨付40%,中期/验收合格后拨付剩余60%)。
未通过考核的项目将终止或撤销,并追回财政资金。
项目类型 |
财政支持方式 |
行业共性技术攻关 |
前补助(立项后直接拨付资金)。 |
企业出题项目 |
后补助(按合同金额≤40%补助企业,上限100万;合同金额≥100万)。 |
成果转化类 |
后补助(按合同金额≤40%补助揭榜方,上限100万;合同金额≥200万)。 |
诚信要求:
所有参与主体需无科研失信记录,禁止弄虚作假、串通控榜等行为,违者追责并纳入信用黑名单。
知识产权保护:
明确成果归属和利益分配,避免纠纷。
动态监管:
州科技局全程跟踪项目进展,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。
创新机制:
“揭榜挂帅”模式:打破传统科研立项限制,以需求为导向,吸引多方主体协同攻关。
分类支持:区分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,精准匹配资源。
资金撬动效应:
通过财政补助(最高40%)引导社会资本投入(企业出题项目合同金额≥100万,成果转化类≥200万)。
强化企业主体地位:
鼓励企业提出需求、参与研发,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。
实施时间:2025年4月18日至2027年4月17日(有效期2年)。
适用对象:凉山州内企事业单位、州外科研机构及企业(需符合条件)。